基因科技、人權保障與民主決策機制

基因科技、人權保障與民主決策機制

 黃默*、陳宏銘**

 摘要

 人權的觀念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演進,基因科技的重大成就將生物科技帶向高峰之際,其所衍生諸多的權利爭議問題已為世人所重視。本文分析自一九五○年代以來基因科技的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一九五○年代發現DNA,一九七○年代DNA重組,一九八○年代則是人類基因定序,在這不同的基因科技發展階段背景下,帶出相關的爭論議題,並進一步探討如何藉由強化公民參與的民主決策機制,彌補傳統代議民主之下習於專家和菁英主導的決策模式之不足,從而使得人們的基本權利能獲得較大程度的保障,並謀求政府政策正當性的增進。本文以基因資料庫、基因治療與複製人這三項重要議題為例加以討論,這三項議題中的科技性質和權利影響,一般大眾所知極其有限,但相關規範和政策不能完全仰賴官僚體系、專家和代議機關的判斷,本文討論審議式民主和公民投票的民主決策機制,作為強化公民的參與管道,以提升個人權利保障的機會之可行性。

 

關鍵字:基因、人權、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公民投票

 

本文發表於2006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憲政、民主與人權」學術研討會,200691617日,台北:政治大學。

 *作者為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端木愷講座教授。

 ** 作者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Comments

3 Responses to "基因科技、人權保障與民主決策機制"

Entreakt 提到... 2009年5月8日 清晨7:55

啊!本文的footnote被斷頸了。可以麻煩webmaster補上嗎?
多謝先~

eeling 提到... 2009年6月9日 凌晨1:44

不好意思,謝謝提醒:)

eeling 提到... 2009年6月9日 凌晨3:19

我把它改以pdf檔案的方式閱讀,從標題點選即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