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資料庫 再爆個資爭議



2009-05-07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台灣生物資料庫」可行性研究階段即因侵犯民眾隱私權爭議不斷的,進入先期建置計畫後再爆爭議!中央研究院遴聘的倫理治理委員會外部審查委員抨擊,上周召開的審查會議,在充斥利益衝突與違反程序正義陰影下,強渡關山通過研究團隊在雲嘉南地區進行民眾採血計畫。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台灣生物資料庫」醫學遺傳組計畫主持人沈志陽則強調,研究團隊尊重倫理治理委員會的決議,他不便評論委員會的審查決議。

  沈志陽強調,研究團隊公開承諾,社會大眾對這項計畫涉及的民眾隱私與社會倫理、法律問題的疑慮未釐清及達成共識之前,研究團隊絕對不會做血液DNA分析,也不會參與民眾個人資料連結到戶役政或健保等政府資料庫,做出任何可能違反個人隱私的舉動。

  「台灣生物資料庫」主要目的是建立本土常見慢性疾病大規模世代研究所需大型生物資料庫,透過基因研究瞭解國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因素與成因,以擬定預防與治療方針,降低醫療成本,最終目標是採集廿萬位民眾血液樣本,進行基因分析。計畫推動以來,備受社會科學、法律學者與人權團體抨擊,認為在國內法規未齊備下,將嚴重侵國人隱私,甚至造成族群標記。

  上周五中研院倫理委員會聽取研究團隊說明可行性研究計畫執行過程,但審查投票結果,贊成與反對十一比七未獲共識,研究倫理委員會召集人陳錦煌仍裁示通過在雲嘉南地區採集血液樣本,委員之一的劉靜怡當場反駁無效。

  多位社會科學及法律學背景的學者專家研商決定向外界公開當日討論過程,由劉靜怡和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副教授劉宏恩共同撰文署名,今日向平面媒體投書抨擊「台灣生物資料庫」倫理審查荒腔走板。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09050700069,00.html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台灣生物資料庫 再爆個資爭議"

張貼留言